2024年08月26日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登上寧夏靈武市全國防沙治沙展覽館觀景臺俯瞰,綠木掩映、碧水潺潺,一幅匯聚西北雄奇與江南靈秀的生態(tài)畫卷在“塞上江南”鋪展開來。很難想象,這里曾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的荒漠。
日前,“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塞上江南寫新篇”集中采訪團走進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圖為保護區(qū)一景。劉玥晴 攝
從沙漠到綠洲的蛻變,要從71年前說起。
地處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寧夏引黃灌區(qū)與沙漠“抗爭”的前沿。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場至今,一代代治沙人投身沙漠、植樹播綠,累計完成治沙造林近70萬畝,構筑起一道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20公里至30公里的“綠色長城”,有效遏制了沙地南移西擴的趨勢。
近日,中新網記者跟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塞上江南寫新篇”集中采訪活動來到白芨灘,踏上這片令治沙人放不下牽掛的土地。
連綿起伏的沙丘上,固沙植物郁郁蔥蔥。在這里,“人民楷!薄爸紊秤⑿邸蓖跤械聻橛浾邆冎v述了當地各族群眾從防沙治沙到與沙漠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日前,“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塞上江南寫新篇”集中采訪團走進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圖為王有德接受媒體采訪。劉玥晴 攝
“我在林場干了40年,就辦了兩件事,一個是治沙,另一個就是帶各族職工增收致富。”王有德說。
1985年,王有德調任白芨灘防沙林場副場長。彼時的白芨灘風沙肆虐、條件惡劣,“職工沒錢買糧,只能吃沙米、蒿子籽維生。林場沒有一名大學生,甚至沒有中專生”。因為苦,沒人肯來;因為窮,人心渙散。
王有德明白,要想招更多人、留得住人,就必須推行改革。于是,他精簡了后勤管理人員,取消了職工工資級別,采取按勞分配機制,將全場林業(yè)生產任務分解承包到職工手中,讓職工“干自己的活、掙自己的錢”,改變了過去消極的工作方式。為解決林場職工子女的就學問題,他還專門制定了助學金政策。如今,許多學成歸來的職工子女,已成為白芨灘的骨干力量和專家。
經過多年探索,白芨灘治沙團隊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模式,因地制宜、因水施策,探索出“1+4”精準技術,即“先以草方格固定流沙,再搭配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種子、營養(yǎng)袋育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四項技術”,提高了固沙植被成活率。
憑借“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tài)落了后”的拼勁干勁,林場各族職工團結奮斗,不僅實現了“人進沙退”,人均年收入不斷提高,還促使白芨灘固定資產增至1億多元。
作為中國治沙工程典范,白芨灘治沙成果不僅改善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也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目前已有來自120余個國家的政要和專家來到治沙現場參觀考察。
王有德還積極鼓勵各學校學生到白芨灘研學,讓更多人體驗扎草方格。他相信,“當一個個草方格在年輕人手中扎成,這片沙地的綠色希望也將得到延續(xù)!
如今,白芨灘逐步構建起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區(qū)喬灌混交林、經果林、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生態(tài)旅游“六位一體”的治沙模式,逐步發(fā)展起林果、苗木、蔬菜等支柱產業(yè),2023年職工人均收入突破10萬元,實現了治沙與致富同步發(fā)展。
“我們已委托有關部門開發(fā)白芨灘的碳匯項目,把一些符合條件的灌木林作為碳匯產品,今年底有望實現第一筆碳匯交易。”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興東表示,希望三代治沙人的努力能實現碳匯價值轉化,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劉玥晴)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