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08: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搭載自動駕駛內生安全系統(tǒng)的智能汽車,無論是發(fā)生軟硬件故障還是遭受網絡攻擊,至少能保證不傷人!34歲的宿遷小伙兒沈毅是紫金山實驗室內生安全團隊的青年黨員,參與智能網聯(lián)汽車內生安全系統(tǒng)的設計、開發(fā)工作。
2013年,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沈毅進入一家“大廠”工作。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了解到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的紫金山實驗室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感到“這個團隊有沖勁”。
2021年,沈毅正式加入紫金山實驗室內生安全團隊。關于內生安全,沈毅解釋道:“通俗來說,人體先天免疫系統(tǒng)能抵御部分未知疾病。內生安全就是使智能網聯(lián)汽車等產品具備與‘先天免疫系統(tǒng)’類似的未知威脅防御能力。”
工作中,沈毅與同事研發(fā)出一套自動駕駛內生安全系統(tǒng)。他們發(fā)現,現階段部分無人駕駛車輛可能會出現未識別出前方障礙物或受到黑客遠程攻擊的問題。沈毅希望,通過該系統(tǒng),至少讓車輛在危急時刻有“剎得住”的底線保障措施。
在此過程中,沈毅與同事兵分三路,分別前往南京、鄭州和廈門,開展關鍵技術測試與驗證工作。實驗車內的溫度最高達40多攝氏度,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需精準完成采集路線、搭設模型、調試等工作!伴_夜車”是常事,但沈毅卻樂在其中。
工作之余,沈毅會定期參加理論學習。在實驗室的展廳內,他看到一面編號為2023-0150號的國旗,這面國旗曾于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天在天安門廣場升起,也是首面贈給科學實驗室的國旗。這讓沈毅感到,“信仰有了直觀的體現”。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紫金山實驗室考察時強調,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顛覆性技術隨時可能出現,要走求實扎實的創(chuàng)新路子,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勛。
這讓沈毅等青年黨員干勁倍增。據介紹,青年黨員在紫金山實驗室青年員工中占比超過一半。
目前,智能網聯(lián)車內生安全系統(tǒng)已被部分車型搭載。此外,紫金山實驗室與上汽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將聯(lián)手打造行業(yè)首款“內生安全汽車”。
一段時間以來,紫金山實驗室緊扣服務國家戰(zhàn)略、服務產業(yè)發(fā)展的主題,立足未來網絡、普適通信、內生安全三大研究領域,研究制訂詳細的實施方案,縱深推進各項科研、建設工作。
實驗室內的團隊有多個課題組。考慮到各科研黨支部的黨員可能來自不同的課題組,紫金山實驗室還在課題組單獨建立黨支部小組,更好地發(fā)揮黨組織的凝聚力。
紫金山實驗室普適通信研究中心黨總支的青年黨員張藝偉是貝葉斯小組的核心骨干成員。面對6G技術這一全新領域,張藝偉認為,芯片的研發(fā)周期冗長而復雜,任何細微的偏差都將引發(fā)連鎖反應,對最終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為確保芯片在流片前得到充分嚴謹的測試,張藝偉自發(fā)學習數據接收、處理、傳輸等技術模塊,針對每個模塊設計嚴格全面的驗證用例,進行數百次的硬件原型驗證和軟件測試。這一過程不僅是對技術的挑戰(zhàn),更是對張藝偉及團隊心智的磨礪,只有勇于探索、不斷學習、突破創(chuàng)新,才能打造6G技術飛躍的堅實基石。
在芯片流片前的仿真驗證階段,張藝偉與相關團隊進行了數百次的模擬實驗,每次實驗都力求精確到每一個細節(jié),但是芯片回片后還是遇到了棘手的問題:高速接口數據傳輸異常。
對此,張藝偉著手編寫代碼,不斷試錯。在一次測試中,數據通流了,她非常激動。然而,經過檢查,她很快發(fā)現是網絡架構錯誤導致的假象。但挫折不會澆滅斗志,她常說:“每失敗一次,我們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近一年來,張藝偉夜以繼日地在實驗室工作,對芯片的參數進行細致調整,對數據傳輸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對源代碼進行逐行審查。當芯片最終通流“點亮”時,整個實驗室沸騰了,所有的辛苦和汗水在這一刻化為成功的喜悅。
32歲的常州小伙兒肖玉明是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博士,2021年7月加入紫金山實驗室未來網絡團隊,探索IP+光融合技術。在他看來,未來網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濟運作的效能。他希望,未來網絡團隊致力于將各個城市的算力進行有效配合,開發(fā)分布式大模型訓練等應用場景,為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目前,實驗室團隊科研人員中博士占比超四成,其中在站博士后有30余人,兩院院士4名,國家和部省級高端人才70余人。
今年,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紫金山實驗室榮獲兩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1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這兩項沉甸甸的榮譽,也是對紫金山實驗室科技創(chuàng)新成績的肯定。據了解,紫金山實驗室成立6年來,共發(fā)布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20余項,相關技術已被應用到“東數西算”等國家戰(zhàn)略工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