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06:28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作為十九大報道的后方編輯,雖未能親赴會場,但在前方來稿的字裡行間,在與會代表的肺腑之言中,我仍能真切感受到這個新時代與普通人的共鳴,這段新征程和前行者的共振。
——人民日報編輯 楊 旭
在聽會時,在採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了代表強烈的責任意識:很多代表來北京開會前廣泛征求了民意﹔不少代表還“跨界”建言:基層公安干警代表為提高鄉(xiāng)村干部養(yǎng)老待遇“代言”……由此不難看出,我們黨同廣大人民群眾心連著心,根連著根。
——人民日報記者 顧仲陽
第一次以記者身份參與重大會議報道,現(xiàn)場聆聽十九大報告,觀察黨代表們飽含智慧的發(fā)言討論,感動、驕傲、振奮,滿懷信心與動力。作為一名黨報工作者,我要在媒體融合發(fā)展大潮中勇於創(chuàng)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xiàn)人生夢想。
——人民日報記者 季健明
三兩口吃完飯,凌晨四五點下班,時刻繃緊神經(jīng),是過去一周所有十九大特別報道編輯們的共同寫照。一塊塊版面、一篇篇報道吸引著全球讀者的關注,我為自己的付出而自豪。
——人民日報編輯 張 洋
7天時間,我們用文字記錄盛會,從黨代表豪情滿懷的發(fā)言中,看到了黨和國家的歷史性變革﹔從人民群眾熱切期待中,看到了新時代的光明前景和無限希望。讓我們扛起時代的責任,講好中國故事,記錄對偉大時代的共同記憶。
——人民日報記者 徐 雋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黨代表的奉獻:西藏地勘局第六地質(zhì)大隊鑽探高級技工向巴扎西代表,常年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爬冰臥雪,為祖國探尋礦藏﹔浙江寧波市公交總公司36路駕駛員陳霞娜代表,20多年立足平凡崗位,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
——人民日報記者 郭舒然
在經(jīng)歷了近兩個月的準備工作之后,人民網(wǎng)從18日開始正式進入報道的“十九大時間”。作為前方報道組成員,短短7天裡,我和同事們共同見証了偉大的中國時刻。在全媒體時代,每一次重要會議都是對記者的考驗。通過不斷的磨練和挑戰(zhàn),我們才能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新時代。
——人民網(wǎng)採訪中心記者 李海霞
過去五年的輝煌成就振奮人心,未來“兩步走”的戰(zhàn)略部署讓人憧憬。“熱淚盈眶”“此生不悔入華夏”“厲害了我的黨”……網(wǎng)友們滿懷激情的留言,讓人感受到神州大地正在興起學習領會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記者 岳小喬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5日 13 版)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